【杭州亞殘運】女佩湯雅婷八強畢業與奬牌差一步 感謝家人到場支持

【體路杭州直擊】昨日(27日)來到杭州亞殘運輪椅劍擊第五個賽事日,分別上演男重和女佩個人賽事及男重團體八強賽事,港隊昨日(27日)未再有奬牌進賬。最好成績的是湯雅婷在女佩B級個人賽八強以13:15負韓國的肖恩惠,大師姐余翠怡則在女佩A級個人賽16強12:15不敵泰國,行人止步。

【杭州亞運】何瑋桁旅行「預支」獎金 下月開季衝奧運資格

【體路專訊】亞運劍擊港隊獲1金1銀7銅,從「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中得到各項最多的450萬元獎金。在男重個人及團體賽均得到銅牌的何瑋桁笑言,亞運後的兩次旅行已預支不少獎金,但現已收拾心情預備下月展開的新賽季,會嘗試在各世界盃分站及大獎賽衝擊獎牌,並全力爭取巴黎奧運入場券。

【杭州亞運】楊倩玉再談退役「有點有心無力」 李思穎續說服拍檔衝巴黎奧運

【體路專訊】香港賽馬會今日(22日)在沙田馬場舉行「中國香港亞運獎牌運動員賽馬日」,邀請近百名亞運獎牌運動員出席活動並向港將頒發總數達3250萬元的獎金大支票。獨得逾160萬元、集齊金銀銅三色獎牌的單車女將楊倩玉再次談起退役的決定,指現時仍未改變離開賽場的想法,但透露與拍檔李思穎一起衝擊奧運是其唯一繼續的動力。李思穎就笑言拍檔「有心無力」的說法是假象,會繼續說服對方。

【杭州亞殘運】硬地滾球小組賽展開 八名港將錄首勝

【體路專訊】杭州2022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周日(22日)開幕,多項賽事於開幕禮前率先舉行,其中硬地滾球項目就於周六(21日)展開個人小組賽,中國香港代表隊球手分途出擊,最終共有八名運動員取得「開門紅」。

【杭州亞殘運】港隊今日舉行升旗禮 各項健兒作最後備戰

【體路專訊】杭州2022亞殘運將於明日(22日)開幕,今日(21日)亞殘運村長帶領團隊為中國香港代表團與柬埔寨、沙特阿拉伯及哈薩克共同進行入村歡迎儀式,主辦方在歡迎儀式上安排不同殘疾表演團體進行中國傳統舞蹈及輪椅舞蹈等歡迎各代表團入村居住。

【杭州亞殘運】羽毛球賽開打 朱文佳男單衛冕首擊奏凱 王鎮炎雙線響勝鼓

【體路專訊】2022年杭州亞殘運周日(22日)才正式開幕,不過部分賽項已經率先揭開戰幔,當中港隊有份參加的羽毛球項目今日(20日)上演首天比賽,4男2女港將分途上陣,當中兩位「獎牌希望」朱文佳、王鎮炎雙線出擊,前者在SH6級男單衛冕第一擊順利敲響勝鼓,後者則於男單及混雙小組賽齊奏凱歌。

【杭州亞殘運】邊個有份去亞殘運?港隊運動員名單一覽

【體路專訊】因疫情延期一年的2022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將於2023年10月22日開幕、10月28日閉幕,部分項目最早於10月19日展開。港隊今屆將派出176人的代表團,共98位運動員競逐11個項目,以下為港隊運動員全名單:

【杭州亞運】馬會馬術隊摘1銀1銅 何苑欣冀續雙線作戰 賴楨敏放眼2028年奧運

【體路專訊】馬會馬術隊早前在杭州亞運為香港取得1銀1銅,其中騎手林立信(Patrick)、何苑欣(Annie)、賴楨敏(Jacqueline)及副領隊羅倩儀今日(11日)在記招分享亞運經歷。Annie雖然對在三項賽未能奪牌感到可惜,但為首戰盛裝舞步賽即摘銅感驚喜,期待未來繼續採雙線作戰形式參賽。

【杭州亞運】香港代表團返港 黃寶基就徐淑琪事件致歉 明言檢視溝通機制

【體路專訊】杭州亞運圓滿結束,港協暨奧委會與中國象棋、韻律泳等香港代表團成員於今日(9日)傍晚返港,聯同部分已回港的得獎運動員一起進行歡迎儀式。隨團回歸的港協暨奧委會副秘書長兼中國香港柔道總會主席黃寶基坦言,為徐淑琪因傷被退賽感到抱歉,明言將會檢視溝通機制,以免同樣事件再度發生。

【杭州亞運・總結】血汗淚交纏的53面獎牌 港將頒獎台上下繼續創造歷史

【體路杭州直擊】因疫情而延期一年的2022杭州亞運於10月8日落幕,歷來最龐大的中國香港代表團今屆派出逾900人競逐40個項目,最終經過20日賽事後,港隊奪8金16銀29銅共53面獎牌,總獎牌數為歷屆之冠。不論最終是否站上頒獎台,一眾港將都在今屆亞運為我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精彩難忘時刻,創下多項歷史,讓我們逐一回顧。

【杭州亞運・直擊】黃學謙閉幕禮持旗進場 2026主辦地愛知名古屋壓軸表演

【體路杭州直擊】因疫情延期一年舉行的2022杭州亞運,周日(8日)晚上於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閉幕禮,典禮上有多項主辦城市的表演之外,運動員進場環節再次掀起高潮,港隊由中國象棋代表黃學謙擔任持旗手進場。壓軸環節為下屆2026亞運會主辦地愛知·名古屋的文藝表演,隨著聖火熄滅,宣布今屆亞運圓滿結束。

【杭州亞運・直擊】港足表現令名宿折服 風光過後應如何自處?

【體路杭州直擊】杭州亞運前不被看好的香港足球隊,今屆被看低一線下反而取得突破性成績,教一眾本地球圈人士都十分鼓舞。當港足8強打敗伊朗之後,更引發全城哄動,甚至有商場直播4強及銅牌戰,帶來的熱度絕不比任何一位金牌運動員低。至於應該怎樣能夠將這股熱度帶到本地賽事?香港足球在高峰過後又應如何自處?《體路》訪問了幾位圈中人,看看各位能否從中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