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長跑專題:學會正確跑姿「零受傷」



跑姿篇
跑步時常見有三個著地點,前腳掌、全腳掌及後踭。跑手對著地點處理不當,每跑一步也會產生壓力,令身體跟地面產生直接碰撞,造成慢性受傷。輕快跑姿最理想習慣利用前掌著地,高速的跑手跑時後踭甚至不會著地,只用前掌著地需經長時間訓練和適應。

back_half_template
▲後跟著地所受壓力瞬間急升,前掌著地壓力最小。

前掌著地可利用後踭關節,達致緩衝效果,減低身體所承受的壓力;全腳掌著地身體則要承受整個身體重量的負擔;後踭著地更會令跑速減慢跑姿同時亦不流暢。網上有研究數字顯示,前掌著地受傷率會有50%;全腳掌著地受傷率則有75%,而後踭著地受傷率高達100%,跑姿錯誤問題後果可大可小。有周全的訓練、良好裝備和正確跑姿,是跑步「零受傷」的不二法門。

20131116-marathon03
跑步最重要是學會著地方法,如果著地姿勢正確,能減輕與地面的衝擊力,減少對身體的磨擦。反之,如跑姿不正確會影響關節,從地心吸力理論去理解,跑步時身體重量會對身體造成損耗,身體脆弱位置如膝關節、腳踭等會容易出現勞損受創。

但由於有體內肌肉保護,初期膝關節及腳踭勞損不容易察覺,這些部位的傷患及勞損大多因長時間累積而成,慢性勞損可以在跑手跑十年、八年後才發覺。短時間出現的傷患多因跑步時間距離超出人體消耗,感到極度疲勞時才會出現,以及體弱、中年階段才開始跑步運動人士出現傷患機會也會較高。

如果跑步時感到痛楚,已經是身體響起嚴重警號。跑步時因身體血液正運行流動,多不會察覺痛楚,一旦停下來時痛楚便會浮現,受傷跑手甚至連用腳觸地也會覺得痛。

跑步應把重心保持在身體正中,不應過份前傾或後傾,胡亂擺手方向會浪費體力,影響重心不能集中。保持正中重心可省體力之餘,且能提升速度,對愈長距離跑手效果愈明顯。跑姿會根據所跑距離而不一樣,十公里、半馬拉松及全馬拉松,所需要跑姿也略有不同。長跑選手甚至會經歷「撞牆期」,即卡路里被耗盡,此時需要靠意志及身體作出即時調整去繼續比賽。

跑手步幅大小則要視乎跑手個人條件、肌肉能力、身材高矮及技術,根據上述因素作出調整,一般跑手也需要經過一段穩定訓練時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完美步幅。

至於,有八字腳或甚他腳型問題跑手來說,跑步方向是前向的,但八字腳人士則會左右外傾,因此他們每跑一步其膝跟鍵扭動方向也有會側歪,久而久之長距離跑會容易扭傷。透過刻意的跑姿習慣來矯正,八字腳跑手跑步時留意跑姿動作,一段日子後便能矯正過來,避免受傷。

 

資料來源:陳國輝,本港資深長跑運動員,曾代表香港出戰新加坡國際田徑賽的5公里和10公里項目;曾連續兩屆獲得警務處「竇文杯」長跑賽冠軍。

圖片來源:hongkongcan.org、epochtimes、ftu.org、thecourageoflungs、kmuh.org、walkplus.pixnet.net、nature.com

 

上期文章:體路長跑專題:香港人●愛跑步(鍛鍊篇)
下期預告:跑鞋篇-選一對適合自己的跑鞋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