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



 

2014仁川亞運女子舉重63公斤級金牌得主林子琦,CCTV截圖
2014仁川亞運女子舉重63公斤級金牌得主林子琦,CCTV截圖

【體路專欄】體育學院有個傳聞,像欖球、舉重這些「進擊的巨人」為了養飽自己的肌肉,會在其他運動員放午飯前的十五分鐘如書展人潮般經過飯堂,將所有飯菜通通掃光。不只如此,在健身房裏,其他運動員會投訴這些大隻佬為了保持肌肉質量,要拿走健身房所有槓鈴鐵餅,搞得他們沒鐵可舉。「這是用來做鍛鍊的嗎?」很大可能,這些運動員是IQ博士小吉的近親,要靠吃鐵餅維持生命……

真正的是:愈大隻的運動員反而愈怕痛。

曾經有位玩crossfit的「大隻佬」求診,說是兩側肩膊痛,照過磁力共振知道是盂脣(即是肩膊關節的杯狀軟骨)撕裂(glenoid labral tear)。他已經看過醫生、治療師、中醫等等,治療過後,日常生活已經沒有甚麼大礙;只是,要舉的鐵仍然撐不起,要不是痛楚難耐,就是到挺舉一下關節裏面「咔嚓」的聲音影響,生怕會再受傷。

我細問他接受過甚麼治療:電療、超聲波、手法和針灸……方案沒有甚麼不妥,就是忽略了舉重運動員不論抓舉和挺舉,起手必須能超過平常人的180度,要達到190度甚至更多,還要有力承受重量。我量度他的肩膊旋轉幅度,離起手180度還有一大段距離,我問他之前看的治療師有沒有為他拉過筋,知否要做點伸展,「從來都沒有治療師將我的肩膊拉開超過90度,可能大塊頭他們覺得拉不開吧……」。這是藉口,你看鄭欣宜的一字馬,200多磅拉筋拉得多輕鬆。

我由影響外旋的胸小肌(petoralis minor)開始做放鬆,然後是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菱形肌(rhomboid)和「鬼崇肉」影響內旋幅度的大小圓肌(teres major/ minor)。還有長期被壓至寒背的胸椎,除了被動手法治療也要靠特定的軀幹穩定練習改善。舉鐵的人都沉迷鍛鍊自己的胸肌,卻忽略肩膊的小肌肉,尤其是旋袖肌(rotator cuff)的練習。我只將肩膊角度調整小許做個旋轉動作,大隻佬的手就一直在抖「為甚麼我空有一身肌肉,卻連這微小的動作都做不好?」「你只是有些身體部份尚未開發而己……」然後,他的肩膊終於可以正常張開,可以將槓鈴舉高過頭。

然後鐵餅就兩塊兩塊加上去。半年後人人都期望在電視上看到他參加比賽,卻找不著他的身影。第二天,他回來診所,真相終於大白。因為他自行加大訓練量,直至比賽前身體負荷不了;今次不再是軟骨磨損,而是菱形肌鍛鍊得太厲害,收縮時扯斷了第七節頸椎,又名「鏟土者骨折」(Clay Shoveler’s fracture),只能退出比賽。

這一刻,他不需要鐵餅,而是修補骨折的鈣質。

陳奕迅微博惡搞截圖
陳奕迅微博惡搞截圖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