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體育人



【體路專欄】最近有學生見到筆者每個星期總有些一兩天步伐急速,不顧一切校隊或學科事務匆忙離開學校,於是就問究竟趕往哪裡去?筆者向他們表示為了準時返學吧了。作為老師,除了要負起育人責任,亦需要抱有終身學習心態。沒錯,今日職場豈有不用進修就能曉通天下?尤其在踏入社會打滾了一段時間,很多新知識、新概念日新月異,大部份都是從未接觸過;唯有透過不斷學習吸收才能立足目前崗位,面向未來。

筆者屬舊一代從師範學院畢業的體育老師,昔日取得一紙文憑後就成了人之患;由於跟大學畢業生學歷比下去,只能任職文憑教師;但當時懷著一腔熱誠,根本不會計較(亦不能計較)更好待遇,只求安守本份,作育英才。但過了一段時間,深明「文憑」與「學位」分別在於薪酬和晉升差別時,目標自然明確。即使輸在起跑線,但這是人生馬拉松;只要透過專業進修,取得更高學歷,終有一天可以平步青雲,擺脫局限……於是,許多體育人都因這塊「紅蘿蔔」掛在眼前,工作期間亦不忘進修,尤其修讀高級文憑,甚或學位課程,於是體育教師在職進修就成了常態。

當時本地大學能提供的課程非常罕有,且學額有限,於是遠赴海外或者修讀海外大學在港開設的函授課程就大行其道,其中不少體育前輩就選擇跑到台灣修讀體育;若不嫌開支高昂一點的會選擇某幾所英國在香港開辦的「函授暨在地混合課程」,即平日在香港上課,趁暑假期間則需要親身遠赴英國當地沉浸幾個星期……。筆者的師範同學中,亦有透過這種方式取得學位,然後成功轉為學位教席,雖然並非每一位都可以成功轉型,但的確是其中一條職場階梯。時移世易,物換星移,今天已回歸二十年,筆者鮮有聽聞再有體育同業選擇修讀上述兩地院校的課程;況且,現在新一代的老師均持有大學學位,體育科發展越來越趨向專業化,同業要追求更高層次學歷唯有指向碩士,甚至博士學位。

不過,學校工作實在非常繁重,出席課堂可能還能撥冗,但要應付碩士甚至博士課程的課業就需要耗盡心神,在工作和生活上必然作出很多犧牲取捨;於是純粹以專業進修來考慮,出席不同的訓練班,甚至教育局開辦的研討會亦是不錯的選擇。

每年教育局都會聯同一批業界有心人舉辦「體育教師暑期學校」,當中包括主題講座、公開論壇,以及平衡會議等,好讓體育同業掌握體育科學與教的最新發展;透過同業互相分享,建立了專業學習的交流平台。欲求深入了解不同運動項目的教學法,大可選擇參與不同項目的工作坊;有意透過這些一兩天(甚至只是半天)的活動,可以找到在教學上的新方法,對自己課堂亦有得著。

筆者最近參與了香港學校體育學會舉辦的田徑教學法工作坊,從中亦獲益良多;由兩位年輕且具資歷的體育老師主持,在短短半天的活動裡,分享了在學校環境裡如何可以既安全、又有效安排田徑課,當中更分享一些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工作坊以活動為主,涉及不同模式練習,對於像筆者這等中年難免倍感吃力,但在半天的示範練習裡亦深受得著。期間更發現值得探討的現象,原來近幾年當體育老師的年輕人,在大學期間可能忙於埋首發展自己專項,連參加體育總會開辦初級教練班的時間也沒有,於是有些基本知識亦不夠扎實……因此,這類工作坊的確具有價值,各位體育人亦不妨留意。

年輕的時候對學習其實未見熱誠,但隨年月增長,發現越來越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應付工作上需要,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轉變得實在太快,速度快得難以想像,而自己亦變得越來越渺小;也有同業因為想在工作上追求更高層次的待遇而不斷進修,希望提高工作效率之餘,亦得到校長或管理層賞識,這亦無可厚非。筆者坦然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其他因素,例如透過進修過程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同業,藉以建立人際網絡,也有利於往後工作;此外,終身學習本身就是向學生進行「身教」。老師除了平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外,亦身體力行充當學習者,直接在年輕人前樹立榜樣,更加值得尊敬。各位體育人,為了業界,更為了年輕一代,大家努力!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