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靈魂的進撃巨人-淺談中華台北與中國隊一戰



論戰篇(一)「沒有靈魂的進撃巨人」-淺談中華台北與中國隊一戰

2

中華台北隊歷史性於本屆亞洲籃球錦標賽中四分之一決賽上,中華台北隊以96:78擊敗衛冕冠軍中國隊,歷史上首次戰勝對手的同時晉級半決賽。這一場比賽,對中國隊或整個中國籃壇帶來的震撼及衝擊,是史無前例的,與此同時,更證明了一次,以機動性跑動、高流暢性的傳球及積極的協防,壓倒了高度的優勢。

 心態上,中國隊的氣焰煙消雲散?

沒有激情,表現不出爭勝意慾,相信在賽前中國隊任何一位職球員都相信,他們與中華台北隊一戰,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一戰,但當第三節被台北隊反先後,雖易建聯已即時積極取分,但奈何其他球員面對不了壓力及不知所措的表現,在無球跑動上及投籃選擇上均亂了節奏,拿球在手於空檔中,毫無意識「攻擊籃框」,像初學者一樣一是亂投,二是沒信心起手,失去了應有的氣焰及霸氣,更不像一名職業或國手。到底有何積累的因素演變出嗎?

3

我認為由於CBA近年積極尋找外援或前NBA球員作球隊支柱於比賽關鍵時刻,經常由外援球員作「劊子手」,以往一線的國手或隊中主力,淪為配角;久而久之,心態及角色位置都轉變了,又怎麼可能在國家隊的生死戰中殺出力挽狂瀾之人呢?!

反觀中華台北隊名單裡,有五名在CBA效力的球員,包括林志杰、李學林、曾文鼎、楊敬敏、洪志善,他們己對中國式的打法知根知底,反而踏進了CBA的舞台,進步了不少,當中洪志善的表現,更是亮點之一,而野獸的高昂戰意,感染到各隊友們打出漂亮一戰。

1

戰術上,中華台北隊主導了攻防節奏。

中華台北隊在進攻層面上,以四小一大的戰陣作主導,以田壘作大前峰的進攻,除了可拉出外線投三分外,更可給予戴維在內線的攻籃空間,與此同時,外線的其他球員擁有更多的運球攻籃及分球機會。而在防守層面上,中華台北隊的協防及夾擊運用出色,以田壘戴維盡量站於內線內防守易建聯及王治郅的方法,效果理想,比賽中就曾出現戴維協防後封阻了易建聯左手上籃及王治被夾擊至籃下板底強行投籃但失誤的情況。

中國隊在進攻層面上,有一種「為走戰術,而走戰術」的感覺,尤其是年輕球員們,在無球跑動中只為由一點跑到另一點,跑動間沒有看球,當防守者閘了去路,球員們都不作反跑,相信是球隊在訓練上時間不足及新舊交替默契不足的問題。

另一點要補充的是,兩隊球員在為隊友製造單擋上,中國隊球員過分輕率,擋人欠強度及認真,令到外線球利用單擋後,亦即時被防守球員釘上,空檔不多,投籃不果斷。

技巧上,中國隊投籃及運球的的技巧哪裡去了?

大家能想像一隊國家隊,比賽中投三分球14中0嗎?中國隊內除了朱芳雨王仕鵬兩名大家都認為投三分比較有信心的球員外,哪一個投籃較像樣?沒有。其次在內線的只有易建聯算是有板有眼。

投籃失去信心及陣地時進攻意識太薄弱,是中國隊球員的問題所在,孫悅不被教練揚納基重用,原因亦是如此。

投籃是籃球的基本動作,投籃不準,絕對只有兩方向的問題,一是動作出現問題、二是訓練量不足,作為國家隊的球員,相信訓練量的問題不是主因吧!但動作出現問題,最重要是球員自身先要覺得有問題先可解決,如投籃準繩度不高只歸咎於運氣不佳,不要訓練去拜神就可以了。

運球亦是,中國隊運球失誤之多,相信大家都接受不了,單就「運球失誤」累計就超過10次,這不只是基本動作的問題,更關係於對抗性的強度;另外,中國隊球員在運用PICK &ROLL上,卻一直沒辦法藉此獲得「有利空檔」,運球基本動作到底是好是壞,已表露無遺。

比賽並不是算術,進擊的巨人失去了靈魂。

「15次榮膺亞錦賽冠軍,相信中國隊將再一次成為亞洲霸者。」這一個標題是我在尋找中國隊資料時在網上找到的,取冠軍是沒有必然性的,並不是15+1的算術題,這類的思考偏誤,要認真的反思一下。

比賽輸掉,或許是對中國籃壇帶來了警醒的作用,俱樂部及國家隊又好,都需要明白培訓球員的重要性及籃球運動的發展並不是50年不變。

思想上長期無視對手的進步,始終迷信老將會「不老」,一次次錯失啟用新人、臥薪嘗膽的機會,一次次寄望於「換帥如換刀」,沒有作深度而有系統的改革,我只擔心,這只是「開始」。

中國隊的球員們,加油!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