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飛魚盧綽蘅變身運動心理專家延續體育夢



20150929-03karenlo_swimming

【體路專訪】「運動心理學」這詞在香港甚少聽到,甚至有運動員也未曾了解過是甚麼一回事,不過是卻對全職或業餘運動員也是十分重要的。前港隊泳將盧綽蘅(Karen)曾經因不懂處理心理壓力而放棄游泳生涯,但今天的她成為了大中華區首位獲得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協會(AASP)認證的運動心理學顧問,決定以另一個方式延續體育夢。

20150929-04karenlo_swimming

Karen當年10歲已是香港游泳隊運動員。習泳多年,Karen於1999年開始代表香港出戰游泳比賽,主項背泳及個人四式。2000年獲頒傑出泳員獎,2003年獲得優秀運動員獎殊榮。曾代表香港出戰世界盃短池賽、東亞運動會、全國城市運動會等賽事。但當成就愈高,心理壓力亦隨之倍增,經常因此不能發揮原有水準:「平時練習又無事,但一比賽就會很緊張、好驚,又不知道可以和誰講,一直藏在心裡。」當時教練對她抱有很高期望,想她出戰04年雅典奧運,但由於「過份緊張」的毛病,Karen一次又一次錯失機會,甚至曾想過游泳根本不是自己的專長。

20150929-07karenlo_swimming

當年的Karen飽受情緒困擾,緊張時卻找不到方法發洩,經常在比賽前幾天就出現肚痛、失眠、沒有胃口等症狀,她說:「雖然當時教練知道自己有心理壓力,有在旁鼓勵,但一些較專門的心理學問題他也未必清楚。」結果沒辦法幫助Karen從壓力中得到紓解。

20150929-06karenlo_swimming

20150929-08karenlo_swimming 20150929-09karenlo_swimming

心理壓力日漸上升,加上當年會考將近,不懂求助的Karen最後決定放棄游泳,專心備試:「我經常都擔心達不到他人的期望,教練又不理解我的心情,當時覺得游泳生涯已經走到盡頭。」以往生活裡只有上學和游泳的,Karen會考結束後,只覺失落和可惜:「見很多人都可以學業和運動兩邊兼顧,自己卻做不到。」

20150929-05karenlo_swimming

從那時候起,Karen開始上網搜尋一些處理情緒的方法,發現自信心原來可以鍛鍊,更從中認識到運動心理學,令她找到「運動」新方向。她在香港大學完成心理學學士課程後,再赴美國攻讀應用運動心理學的碩士課程,去年更成為大中華地區首位獲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協會(AASP)認證的運動心理學顧問,自設公司為多支運動球隊提供運動心理學服務,決定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回饋體壇。

20150929-01karenlo_swimming

掛上「運動心理學顧問」名銜的Karen,說原來運動心理學適用不同程度的運動員身上,無論是專業級抑或業餘級別,運動心理學也能助你在運動表現上有良好改善。Karen指出不同級別運動員的需求有不同:「一線運動員希望繼續維持高水平、二三線的想提升表現,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憂慮。」

Karen在美國實習時曾輔導一位划艇學生運動員,他因在當地一所划艇水平最高的大學讀書,一直擔心能力不足被校隊叮走,令個人失去自我。經過一段時間輔導,Karen協助他發掘自己優點,把他從谷底拉回來,並獲得划艇隊教練賞識。

很多人以為運動員出現情緒問題才需要心理輔導,Karen說這是坊間的誤解:「運動心理學是心理上的訓練,讓運動員比賽時提升表現,可以分為長期和短期。例如有長跑愛好者純粹為興趣參加比賽,但擔心在後段的專注力不足,都可以參加短期工作坊做心理鍛鍊。」

20150929-02karenlo_swimming

Karen謂香港目前只有十多名運動心理學家,以從事研究、教學為主,但她卻選擇開設運動心理學公司,希望以最直接的方法幫助運動員。現時,Karen有與草地滾球協會及香港棍網球合作,為隊員提供運動心理學服務。Karen更會到中學舉辦講座和工作坊,向學生介紹運動心理學;亦有為香港精英運動員提供運動心理學培訓及輔導,希望能夠在離開香港泳壇後,以另一個身份繼續參加香港體育活動,以自己的能力幫助香港運動員走上更高的運動舞台。

圖、文:實習記者 黃佩珊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