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網球肘,唔止手㬹問題咁簡單



【體路專欄】網球肘(Tennis elbow)大家應該聽過不少,雖然網球肘不一定與網球運動有關,卻仍然有不少人患上網球肘又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網球肘是手腕伸肌疲勞及勞損而引致骨膜發炎,在醫學上稱為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itis),最直接的成因是過分使用或運動量造成輕微創傷,持續的微創傷,令軟組織的勞損大於重組,失去平衡引致發炎,常見為初學者三星期至三個月,因為運動量突然增加,而軟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新陳代謝,復原不及而引致勞損性傷害,很多時患者都覺得要處理手肘問題,但在物理治療的方向看網球肘,最重要就是要處理手腕及肩膊的問題,很多時都是他們隱藏的問題,令手肘負荷增加,導致網球肘,所以除了運動量過大外,在臨床上我們亦有其他因素需要檢查及考慮。

一)手碗骨的排列及手碗的靈活性

手碗骨的排列正確,令前臂發力時的力點及力距保持一定嘅優勢,容許肌肉的力量可以平均有效釋出,但是如果關節排列有誤,或有輕度移位,就會影響手腕嘅靈活性,肌肉發力就會變得困難,從而需要更大嘅力量才可以完成一個簡單嘅動作。

而令手碗骨遍離,與平日我們日常用鍵盤,手機,或案頭工作,有機會令手腕處於一個遷就的狀態,通常都是靠尾指一方斜歪,久而久之手腕的排列及活動軸心會有轉移,而這個軸心變化,會令整個上肢發力遍向外側(radius side),令伸肌過度參與,從而產生疲勞,引致網球肘。

大家可以進行兩個小測試,測試自己前臂力線的走向:
將手平放在枱面上,如果手背向上不能平放或靠尾指放,手背提起時,手腕的伸展力量就會靠外側(radial side)增加,而令網球肘風險增加。

(圖一:小測試1—兩手平放在枱上時,圖中者右手手掌明顯向外靠,表示手碗慣性在向外位置,前臂的排列有遍離中線跡象。)
(圖二:小測試2—當圖中者手背向上屈曲時,右手肌肉發力會更靠外側,增加外側壓力,是期中一個患上網球肘的風險。)

二)肩外旋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們肩關節多處於內旋的狀態,好像戴手掛的姿勢,而長期內旋會令肩外旋能力減低,如果肩關節外旋幅度有所缺損,(正常肩外旋幅度要達到45度至60度),手臂伸展時,發力的力線亦會靠近外側,令肘外側壓力增加,所以肩外旋的幅度及肌力對於引起網球肘亦是重要的一環。

三)手碗的對抗力及三關節的協調

手碗的對抗力,特別是離心收縮,意思即是負重下伸展的對抗性,手腕要有一定的抗力,才可以保持手碗的力量。
除了手碗的對抗力外,三關節的協調亦同樣重要,所謂三關節,就是手腕、手肘和肩膊三個部位的協調,整個前臂和上臂應該是同一個活動系統,有節奏地順序發力,如果用功能解剖學的概念,解剖列車(Anatomytrains)𥚃的上臂深後線(deep back arm line)解說過此動作訓練,可以用一些橡筋帶,或者Cable Machine,去做一些手臂深後線的協調的訓練,重點是在於力度輕,阻力輕,講求節奏及協調,需要用肩開始發力,而手腕、手肘只是輔助的模式,這個協調訓練是對於復康及重返運動的重要的一環。

(圖三:上肢發力時,需要三關節(即手腕、手肘和肩膊)三個部位的協調,亦需要連繫及核心肌群,令整個身體更協調和更有效利用大髀及軀幹傳遞力量。)

四)上下肢與核心肌群的連接。

最後,要減低重複受傷的風險甚至提升運動表現,需要連繫及核心肌群,但是傳統的平板及側棒運動,只是鍛鍊心肌群的連繫(Activation),如果需要連繫到運動上就要加入功能性訓練,可以參考一些對角線及旋轉的練習運動(如wood chop, ball slam) ,再增加一些踏步聯繫動作,令整個身體更協調和更有效利用大髀及軀幹傳遞力量。

(圖四:Half-Kneeling Wood Chop訓練)

對角線及旋轉的練習運動,可連繫上下肢與核心肌群,有助減低重複受傷的風險甚至提升運動表現。

若真的受網球手肘的問題困擾,一定要在適當時候做適當的護理,通常在誘發期會感到酸痛,而大約停留兩至三天就復原,這已經是疲勞前及勞損前的警號,此時應該積極參與協調性訓練,並在教練指導下學習較好的姿勢打球,及注意訓練時減低球速,同時平衡訓練量及休息,持盈保泰。

若果處於發炎期,即是靜止的時候亦感覺痛楚,首先可以用冰敷處理,亦更加需要盡早求醫,令自己知道究竟是自己受文中哪個問題影響,以免耽誤復原進度,筆者見過很多網球肘的朋友以為休息就可以痊愈,但其實因為問題在於身體結構出現問題,雖然休息的確可以令痛楚減少,但一投入工作或運動,很快手肘又出現問題,所以若受網球肘困擾,可以作上述的自我檢查,用運動及物理治療改善關節的角度,並鍛練三關節的協調以及核心肌群的連繫,並為身邊提供足夠休息,減少受傷機會,「be healthy, be fit」。

 

 

 

 

 

 

 

 

 

文:邱啟政
註冊物理治療師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委員
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